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包括支撑柱和多个对称铰接在支撑柱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与其长度相适配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主线缆夹和副线缆夹,所述主线缆夹贯穿支撑板且与支撑板之间滑动配合,所述副线缆夹设置在主线缆夹与支撑板之间,且所述副线缆夹与支撑板之间弹性连接,所述支撑板内设有数量与同一支撑板上的锁止机构数量等同的空腔,所述主线缆夹上位于空腔内设有侧杆,所述侧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号电磁铁,所述空腔内设有与一号电磁铁通电相吸的二号电磁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便于对不同粗细的线缆进行夹紧,而且实现了对线缆放置角度的调节。
公开号:CN214337484U
申请号:CN202022823319.8U
申请日:2020-11-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童姗姗
申请人:童姗姗;
IPC主号:H02G7-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
[n0002]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而在市政工程中经常使用到的时线路支架来对线路安装进行支撑。
[n0003] 现有的市政线路支架仍然采用传统的螺栓固定的方式对线缆进行锁紧,使得线路铺设的周期大大延长,而且也不便于后期对线路进行检修的工作。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包括支撑柱和多个对称铰接在支撑柱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与其长度相适配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主线缆夹和副线缆夹,所述主线缆夹贯穿支撑板且与支撑板之间滑动配合,所述副线缆夹设置在主线缆夹与支撑板之间,且所述副线缆夹与支撑板之间弹性连接,所述支撑板内设有数量与同一支撑板上的锁止机构数量等同的空腔,所述主线缆夹上位于空腔内设有侧杆,所述侧杆一端与空腔之间弹性连接,所述侧杆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号电磁铁,所述空腔内设有与一号电磁铁通电相吸的二号电磁铁。
[n0007]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长度由上向下逐渐减小,所述主线缆夹呈“U”形。
[n0008] 更进一步地:纵向同侧相邻支撑板之间铰接有折叠杆,所述支撑柱内设有角度调节机构。
[n0009] 更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杆槽、顶杆和多个限位板,所述杆槽设置在支撑柱内,所述顶杆滑动安装在杆槽内,多个所述限位板等距固定安装在顶杆上,所述顶杆的一端设有齿条,所述支撑柱内转动安装有与齿条相啮合的一号齿轮,所述支撑柱一侧还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与一号齿轮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单元。
[n0010] 又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限位板的移动路径相干涉。
[n0011] 又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多个周向设置在转盘外壁的卡槽和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条,所述支撑柱上铰接有铰杆,所述铰杆的一侧与支撑柱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卡条固定安装在铰杆的一端。
[n0012] 又进一步地:所述铰杆的铰接处同轴固定安装有半齿轮,所述支撑柱上转动安装有与半齿轮相啮合的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上固定安装有一号导电杆,所述杆槽内设有与一号导电杆相配合的二号导电杆。
[n0013]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n0014]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锁止机构、主线缆夹、副线缆夹、空腔、侧杆、一号电磁铁、二号电磁铁和折叠杆,将线缆穿过主线缆夹并置于主线缆夹与副线缆夹之间,通过使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通电,从而使得两者相吸,进而实现对不同粗细程度的线缆进行夹持工作,且整个线缆安装过程较传统螺栓固定更为便捷。
[n0015]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杆槽、顶杆、限位板、齿条、一号齿轮、转盘、卡槽、铰杆、卡条和弹簧,通过转动转盘,从而带动一号齿轮转动,在一号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啮合作用下,进而实现顶杆可带动限位板进行上下移动,并在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的抵触作用下,实现对支撑板的角度的调节工作,并且在调节角度后,人工释放铰杆,在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使得卡条卡入卡槽内,从而对转盘进行卡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n0016]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半齿轮、二号齿轮、一号导电杆和二号导电杆,在进行支撑板的角度调节后,在限位单元对转盘的位置进行卡死的过程中,通过铰杆转动带动半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二号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一号导电杆与二号导电杆接触,进而使得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通电且两者相吸,从而实现自动对线缆进行夹紧工作,无需人工操作,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n0017] 图1为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中锁止机构放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为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中A处放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4为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中主线缆夹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n0022] 1-支撑柱、2-杆槽、3-顶杆、4-限位板、5-支撑板、6-锁止机构、601-主线缆夹、602-副线缆夹、603-空腔、604-侧杆、605-一号电磁铁、606-二号电磁铁、7-折叠杆、8-齿条、9-一号齿轮、10-转盘、11-卡槽、12-铰杆、13-卡条、14-弹簧、15-半齿轮、16-二号齿轮、17-一号导电杆、18-二号导电杆。
[n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n0024]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包括支撑柱1和多个对称铰接在支撑柱1上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长度由上向下逐渐减小,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多个与其长度相适配的锁止机构6,所述锁止机构6包括主线缆夹601和副线缆夹602,所述主线缆夹601呈“U”形,所述主线缆夹601贯穿支撑板5且与支撑板5之间滑动配合,所述副线缆夹602设置在主线缆夹601与支撑板5之间,且所述副线缆夹602与支撑板5之间弹性连接,所述支撑板5内设有数量与同一支撑板5上的锁止机构6数量等同的空腔603,所述主线缆夹601上位于空腔603内设有侧杆604,所述侧杆604一端与空腔603之间弹性连接,所述侧杆604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号电磁铁605,所述空腔603内设有与一号电磁铁605通电相吸的二号电磁铁606。
[n0025] 在实际应用时,将线缆穿过主线缆夹601并置于主线缆夹601与副线缆夹602之间,通过使一号电磁铁605和二号电磁铁606通电,从而使得两者相吸,进而实现对不同粗细程度的线缆进行夹持工作,且整个线缆安装过程较传统螺栓固定更为便捷。
[n0026]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和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纵向同侧相邻支撑板5之间铰接有折叠杆7,用于提高支撑板5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柱1内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杆槽2、顶杆3和多个限位板4,所述杆槽2设置在支撑柱1内,所述顶杆3滑动安装在杆槽2内,多个所述限位板4等距固定安装在顶杆3上,且所述支撑板5的一端与限位板4的移动路径相干涉,所述顶杆3的一端设有齿条8,所述支撑柱1内转动安装有与齿条8相啮合的一号齿轮9,所述支撑柱1一侧还转动安装有转盘10,所述转盘10与一号齿轮10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所述传动件可以为链条或者皮带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多个周向设置在转盘10外壁的卡槽11和与卡槽11相配合的卡条13,所述支撑柱1上铰接有铰杆12,所述铰杆12的一侧与支撑柱1之间通过弹簧14连接,所述卡条13固定安装在铰杆12的一端。
[n0027] 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转动转盘10,从而带动一号齿轮9转动,在一号齿轮9与齿条8之间的啮合作用下,进而实现顶杆3可带动限位板4进行上下移动,并在限位板4与支撑板5之间的抵触作用下,实现对支撑板5的角度的调节工作,并且在调节角度后,人工释放铰杆12,在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使得卡条13卡入卡槽11内,从而对转盘10进行卡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n0028]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和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铰杆12的铰接处同轴固定安装有半齿轮15,所述支撑柱1上转动安装有与半齿轮15相啮合的二号齿轮16,所述二号齿轮16上固定安装有一号导电杆17,所述杆槽2内设有与一号导电杆17相配合的二号导电杆18。
[n0029] 在实际应用时,在进行支撑板5的角度调节后,在限位单元对转盘10的位置进行卡死的过程中,通过铰杆12转动带动半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二号齿轮16转动,从而使得一号导电杆17与二号导电杆18接触,进而使得一号电磁铁605和二号电磁铁606通电且两者相吸,从而实现自动对线缆进行夹紧工作,无需人工操作,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n0030]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n0031]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线缆穿过主线缆夹601并置于主线缆夹601与副线缆夹602之间,通过转动转盘10,从而带动一号齿轮9转动,在一号齿轮9与齿条8之间的啮合作用下,进而实现顶杆3可带动限位板4进行上下移动,并在限位板4与支撑板5之间的抵触作用下,实现对支撑板5的角度的调节工作,并且在调节角度后,人工释放铰杆12,在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使得卡条13卡入卡槽11内,从而对转盘10进行卡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在进行支撑板5的角度调节后,在限位单元对转盘10的位置进行卡死的过程中,通过铰杆12转动带动半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二号齿轮16转动,从而使得一号导电杆17与二号导电杆18接触,进而使得一号电磁铁605和二号电磁铁606通电且两者相吸,从而实现自动对线缆进行夹紧工作,无需人工操作,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n0032]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n0033]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包括支撑柱(1)和多个对称铰接在支撑柱(1)上的支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多个与其长度相适配的锁止机构(6),所述锁止机构(6)包括主线缆夹(601)和副线缆夹(602),所述主线缆夹(601)贯穿支撑板(5)且与支撑板(5)之间滑动配合,所述副线缆夹(602)设置在主线缆夹(601)与支撑板(5)之间,且所述副线缆夹(602)与支撑板(5)之间弹性连接,所述支撑板(5)内设有数量与同一支撑板(5)上的锁止机构(6)数量等同的空腔(603),所述主线缆夹(601)上位于空腔(603)内设有侧杆(604),所述侧杆(604)一端与空腔(603)之间弹性连接,所述侧杆(604)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号电磁铁(605),所述空腔(603)内设有与一号电磁铁(605)通电相吸的二号电磁铁(606)。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长度由上向下逐渐减小,所述主线缆夹(601)呈“U”形。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纵向同侧相邻支撑板(5)之间铰接有折叠杆(7),所述支撑柱(1)内设有角度调节机构。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杆槽(2)、顶杆(3)和多个限位板(4),所述杆槽(2)设置在支撑柱(1)内,所述顶杆(3)滑动安装在杆槽(2)内,多个所述限位板(4)等距固定安装在顶杆(3)上,所述顶杆(3)的一端设有齿条(8),所述支撑柱(1)内转动安装有与齿条(8)相啮合的一号齿轮(9),所述支撑柱(1)一侧还转动安装有转盘(10),所述转盘(10)与一号齿轮(9)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单元。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一端与限位板(4)的移动路径相干涉。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多个周向设置在转盘(10)外壁的卡槽(11)和与卡槽(11)相配合的卡条(13),所述支撑柱(1)上铰接有铰杆(12),所述铰杆(12)的一侧与支撑柱(1)之间通过弹簧(14)连接,所述卡条(13)固定安装在铰杆(12)的一端。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杆(12)的铰接处同轴固定安装有半齿轮(15),所述支撑柱(1)上转动安装有与半齿轮(15)相啮合的二号齿轮(16),所述二号齿轮(16)上固定安装有一号导电杆(17),所述杆槽(2)内设有与一号导电杆(17)相配合的二号导电杆(18)。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7484U|2021-10-01|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
CN209139694U|2019-07-23|一种钢筋弯曲机
CN108631252B|2020-07-24|一种纤维水泥电缆管辅助铺设设备
CN209823162U|2019-12-20|一种户外型大电流高压模块化绝缘柜体
CN210860519U|2020-06-26|一种配电设备用监控仪的导轨移动装置
CN106023730A|2016-10-12|一种数学教学用旋转演示装置
CN110561013A|2019-12-13|一种无缝焊接设备的快速定位装置
CN209881232U|2019-12-31|一种电力配网不停电作业的旁路连接装置
CN214445791U|2021-10-22|一种防止线缆松脱的电力金具
CN208041558U|2018-11-02|一种校园广播终端的安装结构
CN213982887U|2021-08-17|一种智能分流设备
CN212430197U|2021-01-29|一种市政道路桥梁监理用移动监督装置
CN212083529U|2020-12-04|一种高压验电器
CN213958550U|2021-08-13|一种大型晚会横幅安置架
CN209805353U|2019-12-17|一种母线槽用固定支撑装置
CN112290482A|2021-01-29|一种市政道路工程用线路支架
CN208886620U|2019-05-21|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太阳能回转灯
CN213536817U|2021-06-25|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铺设牵引设备
CN213279837U|2021-05-25|一种用于测速的无线通讯模块
CN210238562U|2020-04-03|一种便于运输、加快施工进度的10千伏预制环网柜基础结构
CN214393423U|2021-10-15|一种多功能数控机床推料机构
CN214139526U|2021-09-07|一种用于市政给排水的送管装置
CN208810996U|2019-05-03|一种垂直式电线裁剪设备
CN212885233U|2021-04-06|一种金属制品的自动钻孔装置
CN214884334U|2021-11-26|一种建筑工程用龙骨结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2-10|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9 Address after: 110000 No. 3a, No. 14, She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yang Zhongl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40 4th floor, building 7, Jing'an Venture Park, 343 Shimen 2nd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Tong Panpan |
2021-12-10|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23319.8U|CN214337484U|2020-11-30|2020-11-30|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CN202022823319.8U| CN214337484U|2020-11-30|2020-11-30|一种市政工程用线路支架|
[返回顶部]